

19 論“化彩”攝影之畫意風光
運用相機多次曝光功能,將實景影像多次疊拍,重組景物構圖,以及運用富有特淺景深功能的鏡頭,將畫面中部分物體模糊虛化,令色彩有層次地相互渾化滲透,産生出富有潑彩韻味的畫意作品,我稱之為“化彩”攝影。 “化彩”攝影之畫意風光,創作靈感和意念來源於張大千和其他繪畫名師作品的潑墨潑彩之山水畫。他們的作品是“化彩”畫意攝影審美的理論來源,而且提供了豐富的樣本示範,值得借鑑。 中國傳統繪畫的媒介是紙、筆、墨、彩,先祖及後人運用它們創作出無限變化的繪畫佳作,而相機、鏡頭、數碼亦是一種媒介,我認為:亦能創作出無限變化的影像佳作,有待人類繼續去發現和創作。 攝影 佳作的產生,首先需要一種創作意念,通過實踐來表達意念。因此,攝影者必須學習一些基本攝影技巧及提升自己的藝術修養,才能進行攝影創作,藉以表達自己內心的玄妙世界。以下分兩部份扼要地論述攝影創作技巧和藝術思維。 第一部份,攝影技巧主要是依賴鏡頭的適當運用,以及運用相機的多重曝光功能,需要留意以下幾點: 其一,使用極大光圈值的變焦鏡頭較為理想。 其二,運用相機內的多次曝光功能。一般來說:二次或三次曝光足夠,否則模糊


18 論桃花“畫意”疊拍攝影
“遠上高山聞人語,雲霧深處聽清泉。千花盛開人自醉,無心巧遇桃花源。”這樣的地方出現在廣東省連平縣上平鎮中村。春回大地的時候,公路兩旁連綿不斷的山脈,到處都盛開著水蜜桃花。烏黑色的老樹幹襯托著深紅色或粉紅色的花朵,呈現出如詩又如畫的景象,讓人看了頓生無酒三分醉之感覺。 面對美景,用攝影媒體能表現出來嗎?可以的!而且照相機拍出來的影像還能勝於實景。因此,我把這個勝於實景的攝影稱之為畫意攝影。優秀的畫意攝影作品富有美感和意蘊,能感染他人的視覺及思想和行為,亦能與觀者產生心靈共鳴。 一般的寫實拍攝較難拍出畫意,但是如果採用多重曝光的疊拍手法,畫意效果就較易表現出來。成功疊拍的桃花攝影作品,能產生出一股濃厚的畫意韻味。 要想成功疊拍出畫意桃花攝影作品,我認為,必須具備良好的藝術思維和攝影技巧,以下分兩部分來說明。 第一部分,藝術攝影思維是一種構想和意念,是一種觸景生情的感悟,是一種借物寄情的方式。 藝術攝影思維不是先天帶來,而是個人後天培養的。我認為:攝影者應該在日常生活中花點時間去認識美學,欣賞各派名家的繪畫作品,特別是中國水墨畫和西方水彩畫,日子長了,